主播 | 郭晓东
201天后,天同就满二十周岁了。
二十年来,天同始终以“参与打造更加公平正义的法律生态圈”为使命,坚持专业制胜,坚持长期主义,做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
所龄六年,讲述天同故事既难也不难:说难是因为我的天同经历不及廿载三一;说不难一在天同的高度一体化和一脉而继,二在过往序章,大家都是未来天同的主角。
受本轮疫情影响,筹划好的一系列纪念活动大幅调整。有些过往藏在心里,有些故事需要呈现,真实美好的文字,不拘于时空,能久久存记。再过二十年,这些被记录下来的“故事”定会生动如初。
今天,我想聊聊天同的极致与开放。
做就做到最好,是天同理解的极致。择一域而专注之不过开端,唯其极致才有说服力和生命力。锻造精深的专业素养,是高质量法律服务的根基,是天同秉持专注的逻辑必然。这两年,无论民法典物权编合同编还是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天同内训都按照“体系展开、回落实务”的构想,确定十余个专题,分小组研究并分享成果。持续时间短则一季度,长则半年多。此间,我们反复重申这样的理念:越是实践的,越要亲近理论。自觉亲近、全面掌握、准确运用理论,已经成为天同最可辨识之点。我们不断探寻,理论在律师实务中何以能发挥作用,更逐渐认识到,理论在律师实务中的确能发挥作用。天同追求极致的另一个面向是真正走进和深刻把握实践。在融资贸易、营业信托、证券虚假陈述,私募股权基金、上市公司担保、涉矿投融资等等课题中,天同律师都力求广泛了解行业、精准把握政策、洞悉裁判思维、熟谙交易逻辑,为天同更好履行商事领域争议解决法律服务提供商的职责,奠定坚实基础。
越开放越强大,也是“小而美”的天同走向“精而强”的“秘笈”。2012年,“天同开放日”应运而生,迅速成为天同扩大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重要窗口。大概六年前,在一次四合院里的开放日上,我也谈了谈自己对开放的理解:真正的开放,是双向的。天同要向外开放,每位走进天同的朋友也在向天同开放,大家藉由开放共进互补相助。如果说“开放日”是开放的形式载体,那么深基创新理念之“内容与思考”,可谓天同开放的内核。某种意义上,正是开放激发和检验了天同的创新。多年来,以诉讼可视化、知识管理与大数据、模拟法庭为代表的职业技能,以业务流程化、节点控制和团队工作制为代表的作业方法,以拥抱互联网、法律科技探索为代表的发展模式尝试和创新,以公益大讲堂、内训公开课等专业分享为代表的行业提升努力,以电子证据实验室为代表的行业基础设施再投入,以支持和参与法理杂志法典评注项目为代表的理论与实务的不懈连接,以热爱专业精研、坚守职业理想、精于案件办理、乐于善于分享为代表的商事律师素质养成,持续为法律服务行业乃至社会发展、法治进步贡献力量。所有这些,共同塑造和传递着“全面开放、无私分享”的天同气度。
我们欣慰与自豪:今日律师行业的美景,有天同的印记;今日诸多的习而惯之,开风气之先者,有天同的身影。天同成为天同人乃至更多法律人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渴望结识也交下了无数拥有共同价值观和抱负追求的朋友,无愧“同行同志为同行”。
天同各类文案的末页PPT,打出这样一句话:我们对做一家平淡无奇的律师事务所毫无兴趣。特别喜欢这句随四合院俯瞰图融入余晖静境,由蒋勇律师奉献的天同原创。我们明白,“极致精专、极度强悍”之前的样子,都是天同“毫无兴趣”的,“平淡无奇”。
几次新员工交流,发自内心地说,天同体量小但容量大,是一个加入就会有使命感的组织。我们不会永远在一起,但不论结伴而行短与长,这都不仅仅是一次就业那么简单,这是一次事关理想的共同选择。在此意义上,我们永远在一起。
桃李弱冠,奔赴山海。大家深切怀念蒋勇律师,他是天同的宝贵财富;他,让法律人有光彩。
未来路荆棘,我们走遍它。天同有过很多美好故事,相信还有更多精彩续章,那是有关勇气和坚持的。她,属于所有法律人!
天同永少年,静待诸君。
5月20日 夜
兴国·迴峰楼 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