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拳击手是怎样炼成的丨诉讼律师的另一面
Posted on:2023.10.03 18:07 Author:张奕婕 Source:天同诉讼圈

图片

编者按

在大众的眼中,诉讼律师总是严谨、干练,他们身着西装,步履匆匆地穿梭在法庭与办公室之间;然而,他们也有另一面。这一次,天同诉讼圈将带领读者,一同探索诉讼律师的假期生活与业余爱好,展现他们的多元多面。

《百万美元宝贝》

如果说拳击世界里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超越极限的奋战不懈,即使肋骨断裂、肾脏破裂,或是视网膜剥离,愿意为别人无法理解的梦想赌上一切。

许多人开始学习拳击,或多或少受到艺术作品的感召,比如史泰龙堪称经典的《洛奇》系列,既致郁又治愈的《百元之恋》,乃至近期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八角笼中》……这些作品中,通常是身处困境的主人公经历不懈拼搏后,或成功、或失败,但无一例外地,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脱。

于我而言,作为接触拳击运动契机的作品是东木老爷子的《百万美元宝贝》。而当我真正开始了解拳击运动,我不仅与作品主人公有了更多精神共鸣,也收获了许多感悟。

3分钟内,必须物我两忘

缠绷带、戴拳套、翻身上台,铃响之后,比赛开始。拳击采用回合制,擂台上的时间被精准地分为一个个3分钟。3分钟内,双方短兵相接。

这意味着双方都必须高度集中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当下。抱架、转身、上步、出拳、收拳,每分每秒都必须心无旁骛。任何小小的分神,都会导致动作的变形、击打的偏离,乃至被对手抓住机会一拳KO。

而进入状态后,通常直至铃声响起,我才感受到淋漓的汗水、发颤的双臂,以及隔着厚厚拳套依然反复破皮的拳峰。虽然伴随着身体的酸痛,但这种训练中近乎“心流”的状态,却令人发自灵魂深处的轻松快乐,也是我能够从材料庞杂的案件中少数彻底抽离的宝贵时刻。

有趣的是,我很快发现拳击擂台与庭审活动之间有着某种异曲同工之妙:唯有全情投入,才能毫无保留地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实力,并从对手身上发现破绽,精准打击,最终取得胜利。

图片

日积月累,然后取得进步

教练曾对我说,“拳击,70%靠腿,然后步伐,最后10%才是打拳”。教练接着又说“拳击,70%靠练体能”。简单心算后,我不禁失笑——如果教练是对手方代理律师,我定然当场对他的算法嗤之以鼻,并告诉他,他所主张的比例合计已经超过了100%,明显不具有现实可行性。

但是,作为刚刚接触拳击的小白,我不得不承认,他的说法有一定道理:训练时我常常步伐散乱、甚至无法维持抱架动作,即使勉强出拳,动作也会失控变形。

那么,便训练吧!唯有不断训练,才能逐渐形成肌肉记忆,才能提升体能,让自己在擂台上多坚持几秒。

帕奎奥说,“如果你在训练中全力以赴,比赛就会很容易”;欧阳修借卖油翁之口说出,“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张伟丽在卫冕金腰带后说,“我每天训练很刻苦,所以让我的比赛看起来比较轻松”。

面对着空无一人的健身房,日复一日从事着违背我本心的“反人类”枯燥训练,即便处于居家状态,也要戴上沙袋、启动《有氧拳击2》,用45分钟的高强度节奏游戏令自己保持进取的状态。

幸而,拳击以及其他运动,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在于:只要投入时间和努力,它就会带来显而易见的正反馈,这种正反馈带来激励,使人不断进步。

专业的精进亦是如此,在阅读专业书籍、研究案件、模拟法庭方面投入相应的时间和努力,在工作中获得赞许,便能走上超越自我的道路。

图片

永不懈怠,直至下一次胜利

“关键不在于你可以打出多重的拳,而是你能承受多重的打击,并能一直向前。”

——《洛奇6》

电影的结局并非都是皆大欢喜,有的主人公注定在故事中无法获得胜利。

幸运的是,现实生活中,失败不会定格。正如泰森所言,“除非真正放弃,否则你永远不会输”。

力量不够?没关系,根据现有体能发力,能够精准地击中就很棒了。

动作变形了?没关系,再来一次,把动作做标准就行了。

累得抬不起手了?没关系,喘口气,举起拳头继续比赛。

这一次训练状态没有达到预期?没关系,恢复体力之后再来训练一次……

即便人生只有一次,但一次笨拙的组合拳之后,下一次可以是灵活的连击;一次败北后,下一次也可能是胜利。需要我们做到的,只是迅速调整心态,复习动作要领,摒弃杂念,再度出击。

图片

“Winners are simply willing to do what losers don’t.”

永不言弃的精神,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换来胜利。

但,永不言弃的精神本身,即是一种超越“旧我”的胜利。

图片

图片